南方+ 2月28日讯 (记者 尚黎阳)“从一间小作坊发展成为锂电产业的国际化领军企业,上市11年营收增长了50倍,我们发展壮大的秘诀就是不断攀登技术创新高峰。”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尝试,我们终于在AI领域取得了突破。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月28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承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专场宣讲活动在深圳举行。

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多名宣讲员,围绕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心得体会化作生动的高质量发展故事,为奋力推动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凝聚起强大力量。

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

河套是一块因深港合作而“从无到有”的土地,如何助力企业家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奇迹?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方牧,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科创产业部部长张潇艺介绍,近年来,河套围绕深港科技合作,推出“科研政策包”“产业政策包”,积极为科研项目及科研人员打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接下来,还将在便利人员进出、科研资金跨境流动、互联网数据跨境流动、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等方面推动制度创新;强化优质产业空间保障,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让企业和人才在河套合作区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请大家看看这组数字:-253℃、-269℃、-271℃。”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诚说,-253℃是氢气的液化点,-269℃是氦气的液化点,-271℃是量子计算芯片的运行温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这三个温区实现连续突破,有力支持了国家的科研、军工、产业,科学家们打赢了科研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为让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几年前,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广东创业,如今已经成为收入达10亿级的专精特新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并打破国外在低温装备领域的垄断,成为中国唯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大型低温装备公司。“接下来,我们要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让‘低温之花’怒放!”朱诚说。

AI相框在几分钟内就复刻出嘉宾的形象和声音,创造出数字化的人物形象;用AI技术将《红楼梦》快速转换成多国语言版本,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来画)创始人、董事长魏博现场演示了AI技术的魅力,他介绍,公司用过去8年累积的1800万份动画数据,不仅开发了独特的AI动画模型——skinsoul,更推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AI产品,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和成本,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变革,未来将继续在AI技术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用产品和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安一硕、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投资运行总监高雨森、深圳市光明区委党校副教授张颖莉讲述了深圳光明科学城用科研强实力牵引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光明科学城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架起科技产业双向奔赴的快车道,吸引众多合成生物企业聚集光明,近3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80%落地光明。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坚持“边建设、边孵化、边赋能”,目前孵化的项目已经超过60个,专项产业投资基金超10亿元,已成为全国脑科学产业最具代表性和集聚的区域之一。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表,这是2020年以来,一些国际巨头分别在全球各地投产建厂的数据。”国家特聘专家、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庄巍用一组数据展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他认为,集成电路产业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广东强芯”工程,全面建设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庄巍建议,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广东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培育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一间小作坊发展成为锂电产业的国际化领军企业,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现场分享了一个欣旺达的研发故事:面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中出现的安全焦虑、续航焦虑及充电焦虑的问题,公司通过不断技术迭代创新,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闪充电池”,支持电动汽车轻松续航1000公里,10分钟充至80%SOC,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梁锐说,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产业发展必然产生科技创新需求,而科技创新又能赋予产业新的发展动力,这也是欣旺达发展壮大的秘诀。

如何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体系?必赢bwin线路检测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认为,要做强头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跨国企业,提升龙头企业国际配置资源的能力。做壮腰身,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大力扶持和推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做深根基,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大底盘,发展综合型、行业性、专业性的平台型企业,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做优生态,加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资流融合。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支撑高质量发展。

“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是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时,来自深圳企业的无人机表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毅说,深圳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的七成,这是产业体系“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硬核力”的直接体现。40余年来,深圳抢抓每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坚持长期主义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以科技引领产品创新,积蓄产业发展动能。同时,坚持与企业共奋斗,厚植创新创业的沃土,如打造“深i企”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链接资金、人才、技术、空间、场景等各类资源。通过“深i企”平台发现订单不足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后,深圳还组织开展“帮企业找市场”专项工作,近两年累计举办超千场对接活动,帮助很多企业找到合作伙伴、拿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鼓干劲增动能

为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提气鼓劲的话语、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现场聆听宣讲的观众倍感振奋。

“通过他们的故事,充分感受到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干”二字,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工作,满怀信心去闯去干,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大蓝图”,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建功立业。

来自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的听众章黎向记者表示,听完宣讲,她更加意识到新质生产力不仅令人期待,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加快学习相关知识,提升业务本领,以实际行动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寰智(深圳)绿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生强说,听到一个个企业通过新质生产力,将创新理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他深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做原始性创新和研发的信心。

“从宣讲中我感受到企业创新、创业的激情与干劲,也感受到时不我待、争创一流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深圳技术大学教授赖明明对我国低温装备制造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的故事印象深刻,他说,要把这些广东高质量发展故事融入到教学案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他们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